如何区分"劳动合同"与"劳务合同"?
我们都知道入职时需要签订劳动合同,但是你签的到底是不是劳动合同,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,等到发生纠纷时,才发现原来是劳务合同,这时你的很多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了。那么,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到底有啥区别呢?今天跟你详细地说一说!
劳动合同
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、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。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包括三个要素:主体资格、从属关系、劳动性质。劳动者除了受一般民法保护外,还受劳动法的特别保护。
劳务合同
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、法人之间、公民与法人之间,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。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,另一方依约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。广义上,它包括承揽、承包、运输、技术服务、委托、信托和居间等。
在劳动关系中,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一般义务外,还存在附随义务,如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,劳动风险由用人单位承担,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等。劳务关系中却不存在这些附随义务。
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,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;
劳务合同的主体则不确定,即可以是法人与法人之间、法人与自然人之间,也可以是自然人之间;
地位不同
劳动合同的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平等,双方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;
劳务合同中,双方是平等的地位,不存在管理关系,有的仅是经济关系;
内容不同
劳动合同关系中,用人单位必须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,除此之外,还必须给劳动者购买社保;
劳务合同关系中,一方只需给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,而不需要购买社保,因此,若劳动者要求对方为其购买社保的,一般得不到支持。
法律适用不同
因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的,应适用《劳动合同法》,
劳务关系纠纷则依据《合同法》进行审理,不能适用劳动法。
纠纷处理方式不同
劳动合同中发生的争议必须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,劳动仲裁是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,未经仲裁不得诉讼。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,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,且适用中止和中断。
劳务关系发生争议后,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,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不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。
国家干预程度不同
劳动关系中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地位的不平等,导致用人单位欺凌劳动者的现象时有发生,为了更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《劳动合同法》以强制性法律规范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各项义务,如各类保险金的缴纳、最低工资、最高工时、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与卫生等强制性义务。
劳务关系作为一种民事关系,以私法自治为原则,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,受国家干预程度低。因此,除违反国家法律、法规等强制性规定外,当事人可以基于合同自由原则对合同条款充分协商,法律不予干预。
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
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第一,对外责任的区别,劳动关系中,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一员,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,因劳动者的过错导致的法律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。而劳务关系中,一般由提供劳务的一方独立承担法律责任。
第二,相互责任的区别,在劳动关系中,若不履行、非法履行劳动合同,当事人不仅要承担民事的责任,而且还要负行政的责任,如经济补偿金、赔偿金、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罚款等行政处罚。劳务关系纠纷中,当事人之间违反劳务合同的约定,可能产生的责任一般是违约和侵权等民事责任,无行政责任。